三界文学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9页(第1页)

说话间,已快到了时辰,陈夫子作为本次会讲的司赞,穿着正式的青袍,拿着云板行到了一侧站好。

学子们方才一直在外面候着,此时才被负责维持秩序的教官放进会讲堂,按照顺序缓缓走进堂内,堂内长桌桌面都放着一个三角小立牌,立牌上写着有通州府学、清河府学、会按府学的字样,位置是早已安排好的。

学子到了位置上站好,并未曾立即坐下,而每府领头的夫子们则是继续往前,站去了最前方。

高台上陈夫子仍然站立一旁,不过身旁又站了一位童子,约莫十来岁的年纪,小童乃是通州府学特设的蒙童馆中的蒙童,他头戴圆帽,身着白色长衫,童稚的脸努力作出了严肃模样。

等下方再无其他动静时,盛大家则独自一人去了书案后坐下,陈夫子才举起云板,脸色肃穆,将云板连击三下,高声道:“童子歌礼。”

“讲以阐道,史以记事,约以纠仪,赞以相礼。”小童清脆的声音响彻整间会讲堂。

会讲堂不小,足有半个足球场的大小,不过许是在建立时就考虑过会讲堂的用处,高台之下有几口大水缸,连高台之上两侧也有,童子的声音经过水缸的放大,能清清楚楚传入每一位学子的耳中,不然,会讲之人总不可能一直扯着喉咙喊,不但不雅,嗓子也受不住。

谢景行不懂其原理,却知在华夏古代也有此法,声音经水缸传播,能放大声音不说,还可使声音更加清晰,古时的老戏台都会借助水缸表演,很是实用。

陈夫子复击云板三下,庄严道:“学子就坐,会讲开讲。”

大炎朝的会讲都是按照这一番步骤进行的,在会讲兴起之初,慢慢便有了这些规矩,最后约定成俗。

并且还有所规定,参与会讲之人,除了讲会之人,其他在场者必须安静倾听,若是心有疑虑,也只得会后自行寻求解答,会讲进行之时不得哗然,也不得交头接耳私下谈话。

盛大家尽管已年逾古稀,不过仍是精神奕奕,声如洪钟。

谢景行端坐其下,对他表现出的精神头感到有些惊讶,在大炎朝,普通人到七十岁已算得上高龄,一般到了这个年岁的人已是周身暮气沉沉,盛大家却和他在华夏时见过的一些老年人一般精神。

那些老年人可是不一般,倒立的、撞树的,甚至还有跳到成人腰粗的树干上练八卦掌的,比起他做卧底记者早七晚十时更有活力。

盛大家只是坐在上面,那股精神气儿就能感染所有人。

孟冠白坐在谢景行身旁,一双眼亮得惊人,盯着盛大家眼也不眨。

盛大家缓缓开口道:“此次所讲主题乃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

此乃《论语·里仁篇》。

偌大的会讲堂中只余盛大家一人的声音,“此章以义利判君子小人,辞旨晓白,然读之者苟不切己观省,亦恐未能有益也。某平日读此,不无所感。窃谓学者于此当辨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注:陆九渊白鹿洞主讲讲义)

本章明确地将义利进行了论述,而至圣孔子认为,义在前,利需完全服从于义,义为重,利为轻。无论是以何为目的,行事都需遵从社会道德,而不能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需要除去。

而正是因为如此,孔子将重义之人视为君子,而将个人私利置于大义之上的视为小人。

在大炎朝的发展甚至更加极端,谢景行将盛大家的所言归纳总结,发现他阐述的义利观几乎可以说是完全对立的,有义者抛却了私利,而心怀私利之人定是无情无义之人。

谢景行面上微动,这是否太绝对了?

盛大家声音醇厚,一字一句极为清晰,等他全部讲完,已经过了一个时辰。

一刻不停地讲说,连口水都未曾喝过,满腔热忱可见一斑。

待他停下后,陈夫子上前又敲击云板三下,“会讲结束。”

这时,才有人上去为盛大家斟了茶,盛大家一口气将茶水饮尽。

按理来说,他以往到这时就可离开了,不过他来通州府学便是因为对辩论之法尤为好奇,前几日刚来府学时,碰见府学的学子辩论,他都会在旁细听。

不过许是大家都极为尊敬他,在辩论时也不自觉有所收敛,每每听得他只觉意犹未尽。

趁此机会,他放下手中茶盏,“听闻通州府学有辩论之习,对于老夫方才所讲,不知是否也可为之辩论?”

他双眼期待地往下看,正对上孟冠白炯炯发亮盯着他的双眼。

孟冠白有机会听得盛大家说理本就激动,现在和盛大家对上了视线,看他期盼的眼神,一时没控制住直接站起了身。

等他被所有人盯着,头脑清醒后,才回想起盛大家刚才所言,他站起来就是脑袋一热,根本什么都没来得及思考,一时间呆愣当场,嘴像是被缝上似的,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谢景行若不是当着这许多人的面,都想扶额叹息了,不过作为好友,他不可能看着他傻站在那里,当即站起了身,拱手而立,“盛大家方才所言吾等深有所得,孔子至圣之言当然无可指摘。”

他不卑不亢,又道:“不过对盛大家方才之意,学生却有异议。”

安静的会讲堂中登时哗然,所有人眼神里都冒出了让人忽略不了的惊讶,他怎么敢质疑盛大家的话?

“难道义与利真是完全对立,不可兼容吗?”谢景行神色不便,温和却坚定地道:“‘儒者知义利之辨,而舍利不言,可以守己,而不可以治天下小人,小人利而后可义,君子以利天下为义。’,学生托大,可学生认为义利并非不可兼容,有义而后有利,有利而后有义都是君子之道,两者一为天道之所当行,一为人情之所希望,天人合一又有何不可呢?“(注)

重生之报应+番外  EDG打中单,真要被坑哭了  (HP)气压爱情+番外  娇藏  至少爱  爱,要做出来+番外  村野之乱  兽世在逃小娇娇  一条来自有关部门的蛇+番外  万人嫌神探凭亿近人  狼行  重生之论怎么把儿子掰正  (HP)玩骨头的死神  狐变  重生之奶爸难当+番外  重生之酒色贪杯+番外  御佛+番外  魔君嫁到  “一夜”情事  重生之魔法师+番外  

热门小说推荐
毒舌神探魏西里

毒舌神探魏西里

血腥密室,内脏全无的尸体,疯狂的杀人游戏,神秘的死亡预言,可怕的食人魔。诡异的鲜血八卦,吓破胆的剧情,猜不到的凶手。尽在两个胖子历险的经历当中,警队之耻能否逆袭,身患绝症能撑多久?本文没有一个愚...

女帝能有什么坏心思

女帝能有什么坏心思

女帝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也就是时刻备着白绫特制的鸩酒。你敢装失忆,敢和其他女人不清不楚,敢不去大随,她就用白绫把你吊在树上打,或者让你喝下特质的鸩酒,苦得吃不下饭。而施然就爱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女帝面带微笑的说道武安君,你看那颗树怎么样?朕觉得很适合吊你。如果您喜欢女帝能有什么坏心思,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我就是NPC

我就是NPC

NPC,每个游戏玩家都向往的存在。讨好了NPC大爷,金币经验神器统统都是你的!可是只有变成了NPC,才会深切地体会到,这活,压根就是坑爹的!一次数据错误,苏迟阴差阳错地变成了一个NPCNPC专属系统?这是什么东西?外挂么?...

大江湖之热点大侠

大江湖之热点大侠

三十三年前,明教教主阳顶天去世,明教就此萎靡。三十年前,波斯圣火教入中原,分裂明教另立日月神教。二十八年前,擂鼓山珍珑棋局始开。二十五年前,华山派剑气之争,气宗穆人清力挫剑宗十余高手后,隐居不出。二十年前,铁胆神侯建立天下第一庄,排定侠义榜。十九年前,五名少壮高手在华山第一次论剑。十五年前,燕南天进恶人谷后了无音信。十二年前,辽国覆灭,满清占据中原,蒙元占据河套关中,宋廷退守两淮荆襄。十年前,日月神教任我行失踪,东方不败掌权日月神教。九年前,天地会立志反清。四年前,乔峰折服北丐帮洪七公,令南北丐帮统一。三年前,左冷禅不甘五岳结盟,谋图五岳剑派合一。今年,这片大江湖中,多了一个纯路人。在下纯路人,不过此事我看不过去!楚鹿人。如果您喜欢大江湖之热点大侠,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穿成大反派的团宠闺女

穿成大反派的团宠闺女

穿书团宠腹黑小娇包别人穿书都是穿成公主皇后妃子,偏偏季裳初穿成了一个跟剧情毫不相干的人?毫不相干也就罢了,穿过去的第一天还经历了了屠村,父母双亡?季裳初郁闷。为了好好活下去,她自然是要抱个好大腿。战无不胜能文能武风姿绰约的晟王便成了她的亲爹首要人选。从此,晟王身后多了一个小娇包爹爹长,爹爹短,爹爹的养老初初管。太后哀家的孙女真可爱。皇帝朕的小侄女真可爱。闻太师本座的孙媳妇真可爱。楚尧???晟王爷千防万防,防得了近贼,却没防住远贼。医蛊少年宋玄卿,历尽天下冷暖,过眼风情万千,却独独败在了西楚小郡主的石榴裙下。数年之前,季裳初机缘巧合拾得一块血玉麒麟,数年之后,她被蛊神宋玄卿逼至墙角,那人如同皎皎天上仙般不染凡尘,邪魅一笑便足以勾魂。小郡主可知,您身上佩戴的血玉麒麟,乃是宋家儿郎的定亲之物,小郡主佩戴此物多年,那宋某,也就只能认下小郡主这未婚之妻了。季裳初!!!如果您喜欢穿成大反派的团宠闺女,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腹黑首席,吃定你

腹黑首席,吃定你

关于腹黑首席,吃定你他,凌玺凯,奇炫娱乐公司创始人,28岁黄金单身汉,多少女人投怀送抱,他不置一顾,却在无良花痴面前栽了跟头。她,林笑宇,梦幻影视总裁亲妹妹,英国读书三年偷溜韩国找美男,却碰巧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