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本节和上节联系紧密,进一步提出了选拔将领的方法,提出了十五种内心和外貌不一致的情况。接下来又提到了八种考查人的方法,即分别从言、辞、间谍、显问、财、色、难、酒八个方面来考察选拔对象的辞、变、诚、德、廉、贞、勇、态八个方面的特征,最终“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选择将帅要谨慎,不能单靠外貌及其外在表现,这样选拔出来的将帅往往不靠谱,表里如一的人毕竟不多,要通过多个方面进行考查,看他能不能胜任将领大任。铁木真手下的大将哲别便是铁木真慧眼识英雄“选”出来的。
哲别原名只儿豁阿歹,他是蒙古别速惕部人。别速惕部曾经与泰赤乌等部在一起对抗铁木真,哲别当时还是泰赤乌部一个首领秃答的部属。
公元1201年,铁木真与札木合所率十一部联军会战于阔亦田。战争中,哲别射伤了铁木真的坐骑——白嘴黄马。这次战争,铁木真成为最终的赢家,这对泰赤乌部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泰赤乌部由此转衰,毫无前途可言。哲别看到了这一点,便转投靠了铁木真。铁木真询问是谁射伤了自己的宝马,哲别立刻站出来承认,而且对铁木真说:“如果你饶了我,我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通过这件事,铁木真觉得他是个很坦诚的人,也算是一条好汉,可以交朋友。然后将他改名为哲别(意为箭镞),要他“就像我身上的箭镞似的保护我”。从此,哲别成为铁木真麾下的一员大将。
公元1203年,仅仅两年的时间,哲别已经成为铁木真身边一名重要的官员。1204年,铁木真进军乃蛮,哲别已经成为军中的前锋。当时,哲别被形容为具有“铜的额颅、凿子似的嘴、铁的心、锥子似的舌”的勇猛战将。这一仗,铁木真大胜,当然,哲别也在战斗中立下了不少功劳。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接受了成吉思汗的称号。编组千户时,哲别便是他委任的95个千户长之一。
1211年以后,成吉思汗开始征伐全国。而这一时期,哲别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干,在征伐全国的战事中屡建奇功。1213年7月,成吉思汗兵分三路大举伐金,哲别又创造出不凡的战绩。1218年,哲别奉成吉思汗的命令,进击据有西辽国土的乃蛮部的屈出律。在当地民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哲别将屈出律大军追击到撒里桓(色勒库勒湖附近某地),并将其歼灭。而后可失哈耳、押儿牵(今新疆莎车)、斡端(今新疆和田)诸城遂望风归附。
征服诸城后,哲别将掳获的一千匹白嘴黄马献给成吉思汗。他说,当年他射伤了成吉思汗的宝马,将这些作为赔偿。听了这话,成吉思汗很开心,觉得自己当初选择留下哲别是对的,他真是个言出必行的汉子。
当然,选择良将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查,需要谨慎行事,因为选对了将是自己的助力,选错了则是自己以后的阻力。古代对于选择大将是十分重视的,因为将才的选择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在现代社会,则衍化成了选择人才。对企业和国家而言,选择人才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这样才能知道被选之人能否适合他的位置。所以选拔人才的时候要独具慧眼,发掘人才的潜力,千万不要让好的人才白白流失了。
在人才的选择方面,中兴通讯公司是非常严格的,这充分体现在中兴的每一次招聘中。中兴通讯公司目前有1万多名员工,面试的人员超过10万人,搜索的简历则有大约50万份。
中兴通讯人力资源中心主任陈健洲先生很肯定地认为,花费如此大的精力挑选员工是非常值得的。高能力和低能力的员工之间的生产率之差估计高达3∶1,员工的招聘就是要从一大堆求职者中选出最适合岗位要求的人。如果符合岗位要求条件的人不是很多,那么公司就挑选不出职位理想的人选。如果招聘来这样的人,公司就不得不进行培训,这就等于加强了隐性投入。所以,选择一流的人才等于给公司节省了一笔隐性资金。
通讯的特点就是高速发展,这就决定了通讯公司的共同点也是高速发展。公司的快速发展往往要求人力资源的迅速扩展,人力资源的优劣往往决定着一个公司的基础如何。所以,在招聘中,中兴公司非常注意人才的质量。公司对于人才的背景是严格把关的,所招聘的人选在学历方面一般都锁定在重点本科院校。
此外,在专业方面,中兴公司把关也是比较严的,公司需要的是有良好技术背景的人,对于高校和专业都有明确的要求。公司甚至在招聘人员的体魄方面,都有明确的标准。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康的身体,是会被中兴通讯公司淘汰的。中兴通讯的面试非常严格,分别从技术能力和素质两个方面进行考核,面试者须通过6~7关,而且实行一票否决制。就是说面试的时候,如果考官中有一位对考生不满意,那么这个考生就会和他的工作失之交臂。中兴公司认为,招聘人才就要招聘一流的人才。对于这个“一流人才”,中兴公司的定义是:在某一个专业领域里的国内前5%,这样的人才就是一流的人才。其实,看似复杂的招聘要求实质上很简单,就是招聘到的人才既要是优秀的人才,也要是符合公司文化原则的人才。这么复杂的招聘程序显示了中兴通讯对于人才选择的慎重性,正是由于这种慎重性,中兴通讯公司才会飞速发展,并在通讯业立于不败之地。
立将第四:善于放权,发挥人才的最大潜能
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①,愿将军帅师应之。’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②。
“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③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
“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④;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悦,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
①不臣:不忠于国君。
②斧钺(yuè):本为古代军中的两种行刑兵器,后成为指挥军队的权力象征。
③垂:降,此指颁布诏命。
④驰骛(wù):快速地奔跑。
武王问太公:“任命将帅的礼仪是怎样的?”
太公说:“凡国家遭遇危难,国君就避开正殿,在偏殿上召见主将,向他下达诏令说:‘国家的安危,全系于将军身上。现在某国反叛,请将军统率大军前去征讨。’
“等将帅接受了命令,君主就命令太史占卜,然后斋戒三天,前往太庙,钻烧龟甲,卜问吉日,在这一天要向将帅授予斧钺。
“到了吉日那天,君主走进太庙门,面向西站立着;将帅随后走进太庙门,面向北站立。君主亲自拿着钺的头部,授予将帅钺柄,并说:‘从今天开始,军队里上到我的一切事务都交由将军处理。’然后拿着斧柄,授予将帅斧刃,并说:‘从今天开始,军队里下至最小的事务都交由将军处理。看见敌人虚弱就去攻打,看见敌人强大就停止攻打。不要自恃军队的人数多就轻视敌人,不要因为任务重大就以死相拼,不要认为自己身份高贵就看不起别人,不要以为自己见解独到就违背众人的意愿,不要以为自己能言善辩就认为自己说的一定是正确的。士兵还没有坐下,你就不要坐下;士兵还没有吃饭,你就不要吃饭;冷热都要和士兵一样。这样做,士兵就会拼尽全力跟敌人作战。’
“将军接受命令以后,拜而回答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子怀有二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将帅受君主牵制而疑虑重重就不能专心致志去对付敌人。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利不敢生还。请您允许我按照上面的话全权处置一切,若不允许,我不敢担此重任。如果国君答应臣,那么臣将立刻辞君出征。’
“军队里的俗务,不是由国君而是由将帅来处理。这样对敌作战就不会有掣肘之患。如果这样,将帅就上不受君主的限制,下不受士卒的限制,前面没有敌人抵抗,后面没有君主掣肘。这样,智慧高深的人为他出谋划策,勇敢的人为他冲锋陷阵,士气高昂直冲九天,行动迅速就如同奔驰的快马。战争还没有开始,敌人就已经被降服。战争取胜于国外,建功立业在朝廷。将领升迁,手下的士兵也受到封赏,百姓欢欣鼓舞,将帅也没有什么过失。因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安宁。”
武王说:“您说得好啊!”
本篇讨论的是发动战争以前,君主任命将帅的仪式和方法,强调了将帅作为军队的核心,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文中说:“社稷安危,一在将军”,可见将帅的重要性。作为将帅,要做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这样才能让手下的士兵为自己拼死效力。另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放权,通俗地说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君主要充分相信在外出征的将帅,把权力授予他,让他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正所谓“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战胜于外,功立于内”。
给予将士充分的权力,是作战的一条重要原则。否则君主总是控制将士在外面的行动,将士的行动受到掣肘,必然会干扰前线将帅的决心和计划,贻误良好的战机,从而导致战争的失败。南宋君主赵构就是因为听信小人谗言,用十二道金牌召回了岳飞,才导致了抗金斗争的失败。
北宋末年,金军大肆入侵各地,采取残酷的压迫手段,人民纷纷自动组织起来抗金,可谓是“仇怨金国,深入骨髓”。
但是北宋统治集团腐败不堪,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抗金上,而是一味地妥协、投降。北宋灭亡后,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赵构是个懦弱无能之辈,根本没有想过组织军队攻打金兵,而是偏安于江南一带,成天沉溺于莺歌燕舞之中。那时,南宋朝廷分为两派,一派主和(实质上是投降),一派主战。投降派以秦桧为代表,主战派以岳飞、韩世忠为代表。赵构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一方面通过秦桧等投降派向金国做出一系列的求和活动,一方面又利用岳飞、韩世忠等将领全力抗金。
对于赵构进行的求和活动,岳飞坚决反对,要求南宋将士上下齐心,抗击到底。公元1139年,宋金和议达成。岳飞知道后,立刻上书申明,说“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直接抨击了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秦桧因此恨上了岳飞。
和议刚达成,赵构就得意忘形,颁布大赦诏书,对文臣武将大肆奖赏。岳飞得到的奖赏也不薄,他得到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对此,岳飞加以拒绝,他上书赵构说:“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岳飞的拒绝与坚持抗金的行为让赵构觉得自己很没面子,于是心里多了一份记恨。
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 宋词三百首 首楞严经疏 重生豪门攻略 逍遥江湖者 元始演义 盛宠小娇妻:总裁请节制 金刚般若经 仙山奇谈 妙法莲华经 都市绝品医圣 重生明珠 国足小将 穿越魔皇武尊 剑神纵横异界 校草的网恋:丫头,别跑 日久贱人心 重生之香途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 血海棠
双A双洁互宠1V1,女扮男装前世,司明叶为司家得罪了整个古武界,最终被至亲算计,葬身火海,死后方知她竟是一本小说里的大反派,活该有此下场。重生归来,熟知剧情的司明叶将上辈子沈家那个逆袭后惊艳所有人的私生子推到了人前。重来一世,司明叶真正肆意而活,护她想护,灭她想灭。可不知何时,沈家那卧薪尝胆的大尾巴狼私生子竟点亮了小奶狗技能,又乖又萌又缠(馋)人。司明叶推开求抱的沈知然沈家主,男男授受不亲,我喜欢异性。沈知然再次黏上来,好巧,我也是。古武界的人都知道,司明叶心狠手辣,能眼看至亲惨死而冷眼旁观,却唯独将沈家那个人人厌弃的私生子捧在了手心里,不惜一切把人推上沈家家主之位。司家覆灭之日,司茂典站在那熊熊大火之前含恨怒骂司明叶。司明叶却只是回之淡淡一笑,爷爷口口声声放心不下司家,既如此,那我就让你带着司家一起下地狱,这回你可放心了?人人都以为司明叶这下要完了,没了司家,她也就只是个会点儿功夫的普通人。谁知武运会上她亮出底牌,先天之境的级别轻松碾压所有人。更加闪瞎人眼的是,那向来低调的沈家家主竟然当众求婚,并全球直播。此时人们才知道,原来他们一直害怕忌惮的司少居然是个女人!!!如果您喜欢重生后她手撕了反派剧本,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关于逆旅人生如一场逆旅,当唐福最终走到了巅峰,也就意味着旅途的终结...
这个世界,他已经死了大唐帝国,他却活了,代替原本已死的楚王李宽继续活下去,留下一个个属于自己的脚印。当他想要抽身而退,远离是非却被逼一次次深陷其中金戈铁马的沙场血战,为得帝位而明争暗斗的兄弟,又将延续玄武门事变的惨剧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该如何抉择?与其被逼抗争,倒不如主动出击,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果您喜欢唐赟,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叶辰,本应该是叶家三少爷,其父天赋实力极高,修炼二十载成为青枫镇第一强者,无人敢视其锋芒,二十五岁与一名女子诞下叶辰,却不料一晚被黑衣人所伤,武脉尽废,其妻被黑衣人带走,从此一蹶不振,家族地位一落千丈,叶辰天生无法开启武脉,无法吸收灵气,被视为练武废材,受尽外族冷落欺凌,本是平凡,屡得造化,美人倾心,逆天改命!如果您喜欢封尘武帝,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一域称霸的花灵,因空间裂缝投生成叶家小姐。用十六年快恢复灵体时又被人害死。叶溪云,还有完没完了。和二货系统签订契约,从此走上被坑之路。因冥冥中一丝缘分,与某人相遇。从此被纠缠永生永世。如果您喜欢快穿魔王,宠溺入骨,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凤翎乃是大唐盛世千年难遇的修炼奇才,以女儿身不过十八岁就坐上了尊贵的国师之位!却不料,突破自身极限结金丹之时,突遭天雷,灵魂被打散,临死之时,凤翎把打散的一缕魂魄,封印在了灵魂深处蕴养,只待来日崛起!千年后痴傻美貌少女被自家下人免费送给一个人贩子,想让她在山沟沟里老死余生夺其家产。那人贩子见少女美貌,起了亵渎心思,危急之时,封印解开,国师归来被人嘲笑是个傻子,考不上大学,国师大人直接考国内最好最神秘的帝国大学什么,帝国大学不考学识?只要熬过考验不死,不但能进入神秘的帝国大学学习,还能被授予军衔原来所谓的考验,竟然是收服大鬼小鬼厉鬼吊死鬼僵尸早说啊!这些东西我熟啊如果您喜欢国师大人饶命啊,别忘记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