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文学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章 战争神器见证历史(第1页)

前文介绍鱼玄机家的时候就提到了临海有座山,名叫台子山(今称墩台山),却与仙境仙人岛毗邻相望。墩台山西临渤海湾,南靠营口新港,海拔133米。山上植被茂密,绿树成荫,因建于山顶的这座明代烽火台而得名,故又称台子山。

在很早之前,人们在墩台山的山下发现了一门火炮,原来以为这门炮是墩台山烽火台上的,是明代火炮,当时随着烽火台的兴建而兴建。但是,明初的火炮是像个手电筒,也叫做碗口炮。而此炮长113cm,口径5cm,耳径5cm,尾径8cm。后来据专家考证,这门火炮应是明末的“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是16世纪欧洲火炮,明朝人把葡萄牙、西班牙的商人称作“红夷”,这些商人贩运来的大炮就叫做“红夷大炮”,老百姓误称为红衣大炮,到清代,官方也干脆称作“红衣大炮”了。

话说在明朝末年,有一件“朝野欢呼,士庶空巷相庆”的大事,那就是天启六年(1626年),明与后金战争中,所获得的宁远(今辽宁兴城)大捷。

在这场战争中,袁崇焕等前线将领视死如归,指挥得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军民保家乡求生存的抗敌热忱。他们坚守着一座没有任何策应的孤城,依然挫败了努尔哈赤凶猛的进攻,创造了空前绝后的大捷,这是自“辽左发难”以来,明朝军队取得的唯一胜利,也是努尔哈赤兴兵43年以来,头一回碰上硬钉子,致使他经受不住这种打击,抑郁了,再加上被火炮伤的挺重,便饮恨身亡了。

此次保卫战中,11门西洋大炮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明军在军事技术和战术上,明显高出对手很多。这种西洋大炮于天启初年,经澳门输入中国,因其来自红发红须的荷兰人之手,故称“红夷大炮”据说,这种大炮前后共输入30门,除18门留在京师,1门试放时炸裂,其余皆调往宁远。

当时在宁远的明军,把这种西洋大炮纳入了宁远的城防体系。宁远城的建筑基本是正方形,城的四角,各有一个方形敌台。它三面伸出城外,一面与城郭连接。大炮架于台上,可以三面射击,即便敌人冲到城下,“门角两台攒对横击”,也不会出现火力死界。后金军队并不知道这些,而明军这边“凭城用大炮”的这种新战术,已经完全剥夺了他们昔日平野奔驰、疾不可当的优势,照旧蜂拥的推进,恰恰就给西洋大炮的轰击提供了集团目标,“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可见其威力之大。

明熹宗朱由校在论功行赏的同时,没有忘记对有功之器的豪奖,封西洋大炮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

明代是冷兵器向热兵器转换的一个关键时期,当时,统治者敢于实行“拿来主义”。正徳(明武宗年号)末年,广东巡检何儒从停泊于珠江口的西班牙、萄牙商船上,看到一种新式火炮,寻觅工匠积极仿制,谓之“佛朗机(当时国人称西、葡两国为佛朗机)”。隆庆(明穆宗年号)初,朝廷才开始批量生产这种先进火器。

据《练兵实纪杂集》记载,戚继光的车营装备这种佛朗机就有256门,辎重营装备达160门。辽东告急后,这种火器大量发往东北前线。明廷的官方统计资料表明,自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至天启元年(1621年),发往广宁(今辽宁北镇)的各类军火,大小铜铁佛朗机就有4090门。这种火器虽然给后金造成一定成胁,终因其机动性能差(自重千斤以上),明军也没有找到一种相应的战术。所以,佛朗机之类每每落于后金之手。特别是广宁弃守之后,大量的军火却充实了对手的武库。

正是在这种日趋被动的形势下,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发出“火器者,今之时务也”的呐喊,提出引进西洋大炮和“大炮进城,凭城击打,以合护統,以統护城”的部署原则,派人赴澳门办理采购事宜。由于他的力倡,用西洋大炮武装的明军,纠正“列兵营、大炮于城之壕外”的错误方法,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认同。

在宁远之战前,明军将领袁崇焕还对大炮的作用,缺乏足够认识,直到宁远战役结束,袁崇焕巡视锦州、大小凌河等城,感触颇多。在奏折中,他说:“辽左之坏,虽人心不固,亦缘失有形之险,无以固人心。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城用大炮一策。”袁崇焕从宁远大捷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成为了明军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守为攻、制敌取胜的基本方略。

宁远之战,对长期以来傲视中原的满洲贵族也是一副清醒剂。皇太极即位后,特别重视在战争中夺取来的明军大炮。当时,明军将这些火器列于阵前,战斗打响,首先是放火炮,杀伤冲击之敌,然后进入短兵相接的格斗。后来,金军发现了明军布阵上的弱点。他们发挥“铁骑冲锋,如风如电”的优势,以快速抵近的战术,超越明军的火炮射击线;或者利用其火炮两次点火燃放的间隙,发起冲锋。有时,明军的火炮甚至来不及发挥其作用,便成了敌人骑兵的战利品。金军夺取了明军的火炮,便开始把炮战逐步纳入自己的战术。

明崇祯四年(1631年),后金利用归顺的一批汉族工匠的智慧,铸造西洋火炮,获得成功。他们还运用了“失蜡法”,使铸炮工艺领先于明朝。由于“夷”字犯忌讳,他们新铸的红夷大炮更名为“红衣大炮”。从“红夷”到“红衣”,既说明军事技术的进步多么曲折,又说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从此,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大型火炮成了清军攻坚的利器,以炮守城的明军,越来越不敌以炮攻城的清军。而那支其势如虹的大顺农民军,由于技术的落差,在清军骑兵加炮兵的攻势面前,节节后退。李闯王退守的最后一道天险潼关,就是被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开的。

公元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当东南季风吹起的时候,郑和率领他的船队正准备着再一次远行。北京正大兴土木,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紫禁城此刻已具雏形。中央政府试图将政治中心迁移至北方。然而,来自渤海海疆地区的一封封军报却令朝廷头疼不已。

据《明实录》记载:“倭夷寇金、盖二州,劫掠沿海人民”。在其后的数年间,倭寇“来若奔狼,去若惊鸟”,无恶不作,阻断辽东海运,威胁海疆安全。

明成祖便于永乐13年(公元1416年)下令,北起梁房口(今营口),南至苇子套(今复渡河)修筑烟墩八座,守卫海疆。

其中提到的神井烟墩,正是如今鲅鱼圈墩台山烽火台最初的名字。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大概跟一口井有关。据当地的故老讲:“山顶原有一口井,打出来的水是甜水,不是咸水,水位随着海水而涨落。”

烽火台又名墩台,是我国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建筑设施之一。有“有寇来犯,昼然烟,夜举火”之说。明代,盖州卫沿渤海共修建了梁房口墩(今营口)、观象山墩(今营口市老边区二道沟)、白狼山墩(今盖州市)、半仙山墩(今营口市鲅鱼圈区望海寨)、深井子墩(今营口市鲅鱼圈区墩台山)、兔儿岛墩(今盖州市仙人岛)、归州墩(今盖州市归州镇)和苇子套墩(今瓦房店市西北复渡河)八座烽火台。

“墩台山烽火台”就是其中保存较完好的一处。它历尽了600多年的沧桑。从此,鲅鱼圈有了地标一样的建筑,而这座山,因为烟墩的修建也有了自己的名字。

作为军事预警通讯设施,深井烟墩遇有敌情,日间焚烟,夜间举火。台顶建有垛口,四周设水流,防止雨水冲刷台内夯土使台损毁。台上有守望房和燃放烟火的装备,如柴草、硫磺等,台下有居住的房屋和羊马圈等建筑。

数百年来,沧海桑田,鲅鱼圈与烽火台相看两无厌,一边是历史的回响,一边是现实的脉动。

夷水  特种兵之龙战于野  在吗,离个婚  被掉包的千金重生了  古仙封魔  风起时,念你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情海沉浮,我还爱你  宫媚  真千金打脸日常[娱乐圈]  重生之现代修真路  温饱思赢欲  重生之名门公敌  田园娘子太嚣张  娇媚表小姐  春色温存  穿书之撩汉攻略  你把爱情给了谁  风水有佳人[重生]  [未穿今]超级大神  

热门小说推荐
大秦守陵人

大秦守陵人

樗里寻因为一把剑,我就把自己卖了?嬴政我这是赔了一把剑和一个女儿?如果您喜欢大秦守陵人,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至道学宫

至道学宫

道裂为百,儒教救之,谶纬祸世。道与世两相丧,圣人不仅不能平天下,连存身都难,于是隐居帝乡,不再现世。这时,一座神秘的学宫降世,一个普通的少年崛起,携惊世道法,重振道门,教化天下众生,但愿人人如龙。如果您喜欢至道学宫,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锦鲤她一心只想做咸鱼

锦鲤她一心只想做咸鱼

快穿1v1身为一只鱼妖,她是有尊严的!池鲤曾经奋斗好强,只为成为最厉害的鱼妖,保护家人,可后来发现自己不管再努力也没什么攻击力,那好吧,不如乖乖做条咸鱼。一心只想当一条咸鱼,可偏偏是条锦鲤,天降好运。某天,某条锦鲤点了个外卖。池鲤这饼真是硌牙,差评!居然有小石子。系统卧槽!那是金子。池鲤真是廉价的金子呢。某夜,某条锦鲤去小卖部买辣条,拐弯儿走进小巷子抄近路回家。池鲤看着躺在角落里浑身是血的少年。某条锦鲤迟缓地蹲下,伸出白嫩的小手,一巴掌呼在少年的脸上,逃杀犯?系统那他妈是我反派爸爸!某条锦鲤一脸平静地将辣条包咬开,对着少年晃了几下要吃吗?他从出生起便被称为灾星,倒霉鬼,可偏偏在某天遇见了他的光如果您喜欢锦鲤她一心只想做咸鱼,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贵妃的现代生活

贵妃的现代生活

她曾经经历九死一生助他踏上了帝位,她曾经贵为贵妃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扳倒了他的皇后,她一直以为她就是他的最爱。然而,在她苦尽甘来就要被册封为皇后的前一晚,她却被他悄无声息地毒杀看重生到现代的她又遇见了他后,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本文女主不会拘泥于宫斗或是宅斗,她会用与生俱来的本事放眼天下走上顶峰,这里将会是一个...

群星归位,开局签到死灵之书

群星归位,开局签到死灵之书

当繁星归位之时,拉莱耶将从海底升起密大图书馆里,看着入侵学校的外神子嗣,布鲁斯挥手放出了他养的猎犬。发现死灵之书译本,获得完整死灵之书!发现仙砂返魂箓,获得玄君七章!坐镇密大图书馆,迎接群星归位之时的到来!如果您喜欢群星归位,开局签到死灵之书,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穿越后我成了陛下的掌中宝

穿越后我成了陛下的掌中宝

穿越后,洛千汐只想当条低调的咸鱼,日常说说书,吊吊听众的胃口,足矣。然而某天,她发现自己莫名成了举国团宠。王孙贵族权臣世家纷纷找上门来,送礼的送礼,约饭的约饭,各种讨好她。有人想听霸王书?军机大臣眼一瞪,抓了。有人敢挑刺书不好?太傅眉一拧,毫无欣赏水平,功名夺了。洛千汐轻轻咳嗽一声,老太后立马派了御医过来替她诊脉。洛千汐悔啊,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吊皇帝陛下的胃口。可面前这个一脸宠溺笑容,总是喜欢对她动手动脚的家伙,当真是皇帝大人?不是说皇帝陛下清冷孤傲,不近女色,不苟言笑吗?传说果然都是骗人的。面对制度森严的皇宫,洛千汐是拒绝的。皇帝陛下大袖一挥,改。行走坐立皆有法度?洛千汐可在宫中自由奔跑。宫闱重地旁人不得靠近?洛千汐可自由出入。皇帝需要设置三宫六院?什么陈规陋习,废之,朕独娶皇后一人。这一世,他把她宠成了掌心里的宝。唯有一事,皇帝陛下与洛千汐较上了劲。洛千汐独生子女大法好。皇帝陛下多子多福才是真。如果您喜欢穿越后我成了陛下的掌中宝,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