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文学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百二十八章 后黄巢时代科举制度(第1页)

对于这个问题,众人都表示了重视。

在这个时代,人手不足是普遍现象,否则各国也没必要在分封制下徘徊这么多年了。尤其紫帐汗国所在的东欧,情况更加严重。

当初,朱文奎曾经问郭康,紫帐选拔管理人员时,为什么不组织统一考试。郭康当时就告诉他,就现在,以这里的情况,根本没有开科举的必要。

郭康认为,科举的前提之一,是读书人够多,所以需要通过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选拔。而这边,根本没有这个条件。

中原的教育,在其他古代文明看来,是个相当吓人的体系。在竹简时代,就能通过教育,把贵族的边界不断向下层扩展,导致了“士”的扩散。

到使用纸张的年代,情况就更加明显。教育的普及,已经明显是一件无法阻止的事情——不仅贵族时代一去不复返,士族门阀维持的时间也不长。

实际上,后人就有认为,门阀政治仅仅存在于东晋。在其他时代和政权下,世家大族仅能保有一定的影响力。到后来,很多世家干脆是依靠军功来维持。而等到印刷术也出现之后,连这种脆弱的状态也没法存在了。

而科举的出现和完善,是这种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至于为什么它从宋朝开始,快速发展完善,黄巢的故事,就堪称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由于一直考不上,黄巢愤恨于门阀把持考场,最终率众造反,打下长安,大肆屠杀那里的门阀世族。时人感慨“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这个群体从此一蹶不振。

所以,科举考试的目标,其实并不完全是要选拔最优秀的人才——这种方式,确实可以筛选出合格的人,但它在筛选奇才异人方面,显然不怎么擅长。

而另一方面,科举更注重的是公平性,或者说,至少要让绝大部分读书人感到公平。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抑制“黄巢们”的出现。为此,哪怕牺牲一些灵活性和效率也在所不惜。因为官府其实也不需要这么多奇才。对于朝廷来说,大量合格人员组成的稳定结构,才是最优的选择,远比冒险要强得多。

至于顶尖的管理人才,因为中原特有的极度人才过剩,和完善成熟的官僚制度,基本可以保证,能爬到顶层的都不会是庸人资质。这个任务,就不需要科举来实现了。

所以,科举可以说是特殊文明、特殊环境下,一个针对性非常强的制度。连带着这个时代,中原的整套人才培养和选拔体系,也都是如此。对于其他地方来说,也就只能看看,是真的不好学。

像紫帐汗国这里,世族本身反而是教育的中心之一。各家族的地位,很大程度就是来源于他们不断培育人才,给军队和行政系统输送官员。这其实也是没办法,因为这边的教育实在太落后,哪怕当年最有文化的希腊人,都被连绵不断的入侵和内战打残了。

目前,这里虽然也有内部的考核和选拔机制,比如在军团内部进行定期考试,筛选文书能力合格的军吏,作为提升和奖励的参考标准。但这些也算不上科举,和“后黄巢时代”的科举制度,尤其相差甚远。

而另一个教育的中心,就是教会。

作为欧洲本土最有效的教育体系,教会几乎包揽了教育的方方面面。从乡间神父教小孩识字、算术,到地方上的各类神学院,再到大都的教会大学,可以说从启蒙到高等教育,都有教会的身影。至于欧洲其他地方,教会教育的比重只会更大。

可以说,这套体系就是当今欧洲最合适的了。所以,教会才会这么关心人才不足的问题——因为提供合格人员,也有他们的一份责任。

罗斯地区更加落后,这些教区不但要承担宗教任务,也得帮忙承担一部分管理职责。郭康估计,很长的时间里,这些地方都会以教会为主导。因为世俗教育实在是个奢侈品,短期内怕是没指望了。

当然,按紫帐汗国的理念,是否世俗其实也无所谓。

这里其实有个概念的理解问题。

郭康那个时代,人们印象中的“世俗化”,是法国人提出的概念。而这个词的法语意思,是“平信徒”。

教会把当时的信徒分为三种:平信徒,也就是普通的信教者;会士,也就是修士和修女;神职,也就是神父、主教之类有正式职务的人。所以,世俗化的含义,其实是“平信徒化”,也就是和教会争夺权力,从而将教会把持的教育、思想等领域,夺回到由平信徒组成的世俗政府控制下。

这个概念,并不是“去基督教”,而只是“去教会”。因为当时的欧洲人也想不出离开基督教的社会……

在最激进的大革命时代,法国人也做了一些尝试。一些人试图不再崇拜天父,而是崇拜“理性”等抽象概念,称为“理性崇拜”。

理性崇拜信徒改造了包括巴黎圣母院在内的各地教堂,改名叫“理性圣殿”。在各地捣毁十字架,摧毁墓地雕像,以示和基督教决裂。还举行节日和集会,进行宣传、庆祝。最兴盛的时候,几乎成了新的国家宗教。

虽然看起来,不过就是把天父换成了一个抽象的“道”,但理性崇拜的推动者,坚持说它并不是一种普通的宗教。主导者之一的莫莫罗告诫追随者,理性只是个抽象概念,不是神灵,而是人自己的一部分。另一个领导者克鲁兹则直言:只有一个神,那就是人民。

而这种程度的改变,依然引起了巨大的混乱。很多人觉得它过于激进,无法接受,还有人指责这种改动引发了放荡和堕落。

在打击教会的过程中,还有人趁机中饱私囊,侵吞教产。城里的有钱人争相低价收购教会产业,却拒绝承担教会曾经负责的公益职责,又引发了乡间的不满。

连城市之间都爆发了冲突。第二大城市里昂指责第一大城市巴黎的政策,拒绝服从,而巴黎则扬言要直接派兵屠杀反对者……大家打成了一锅粥,造成了更严重的混乱。

最终,这些过激行为,招来温和派的不满。在温和派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的主导下,激进派遭到清洗,莫莫罗等人被送上断头台。理性崇拜随之失势,这个尝试也基本宣告失败。

这件事算是个很有价值的参考。如果启蒙运动之后的法国,都无法经受这种变动,那么这年头的东欧,还是老实点为好。

韦庄的《秦妇吟一诗,历史上失传了很久。虽然这诗当时很出名,韦庄也被时人称为“秦妇吟秀才”,但在五代就失传了。据五代人的记录,是公卿们尤其不喜欢“天街踏尽公卿骨”等句,为了避免麻烦,韦庄自己要求不要继续流传的。

现代人所知的全诗来自敦煌,是近代才发现的。英国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和盗走的经卷里,有这首诗的抄本,后来经过罗振玉、王国维的校勘后,得以重新为人所知。

(本章完)

哐哐撞南墙  携手末世行  都市无敌僵尸王  文明重启:全民求生,百倍破解版  全职修炼系统  成为宗主,我可以看到弟子词条  灾难艺术家  今天又是喜欢你的一天  武道盖世  从散修开始的家族之路  惹火狂妃:夜殿,撩起来!  那就做个海军吧  从秦时开始修真  重生农女逆袭之路  掌中仙魔  针锋相对  我穿成了男主的舔狗  神医系统:冲喜农女要逆袭  大唐摘星人  精灵登录:开局抽到捷拉奥拉  

热门小说推荐
在吞噬星空当神豪的我真的太难了

在吞噬星空当神豪的我真的太难了

人家穿越,我穿越!别人氪金加点升级,苏晨直接被系统‘氪!别人签到至宝秘法神级天赋,苏晨却只能签到绝世魅力钱财粪土!穿越吞噬星空,苏晨承认他有些慌了。谁能告诉苏晨都市最强神豪系统在吞噬星空究竟能干点啥!Os虫族女皇的大腿是不是能抱一下,原著似乎也没有其他女性大腿了Ps本书又名成为都市神豪的我穿错世界了人在吞噬,开局亿万神壕除了颜值,我一无所有我对金钱没有兴趣论金钱能否砸死宇宙之主。如果您喜欢在吞噬星空当神豪的我真的太难了,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龙域人皇

龙域人皇

关于龙域人皇重生有两个含义。一为死而复生,着重生一为重获新生,求的是新。本书就是讲述一个重获新生的故事。逝者已矣,何必再纠结,只因着冥冥中的那根红线,走下去即是,无需回头。黄棣的故事,从掉进龙域的一刻开始出发...

从战俘开始的王国风云

从战俘开始的王国风云

成为罗马军营中的战俘,等待奥维尔的是一个似是而非,时间线错乱的魔幻版古代世界。数位罗马贤帝群英荟萃北欧的诺曼人提前几百年开始劫掠希腊再出现亚历山大伟业的继承者高卢在某位圣女的带领下爆发了百年未有的民族起义日耳曼人不断被来自东方的神秘游牧民族赶入罗马境内埃及女王依仗罗马的力量重回王位看似稳定的帝国统治下暗流涌动。公民和奴隶自耕农和大地主奥古斯都和将军元老院和平民军队和巫师每种矛盾都在撕裂这个逐渐庞大却又开始臃肿的帝国。要么选择转头对内外交困的罗马群起而攻之,成为当地人的民族英雄,要么选择拯救罗马,成为延续罗马的罗马英雄。在做这些选择前,奥维尔觉得先能活下来再说。(半架空历史文无障碍阅读)...

宠婚99次:总裁大人请节制

宠婚99次:总裁大人请节制

关于宠婚99次总裁大人请节制结婚二年,白相思和丈夫形同陌路。她在酒吧买醉,却突然闯进来一个男人惹上厉瑞行之后,白相思才彻彻底底明白什么叫做背靠大树好乘凉。众人皆知厉家大少爷高冷腹黑,阴狠狡诈...

重生之最强刁民

重生之最强刁民

关于重生之最强刁民前世仙尊,重生乡野,他种桃树,掘金池,为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治治病。无数美女都想追求他,无数权贵都想攀附他小小的山村,这下热闹了。...

神奇宝贝之开挂人生

神奇宝贝之开挂人生

少年无意间来到神奇宝贝世界,在系统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向神奇宝贝大师。一路走来,从当年的年少轻狂,到如今的大局在手。神兽间的乱舞,好友间的争锋,一切只为那最后的神奇宝贝大师之位!如果您喜欢神奇宝贝之开挂人生,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