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前文介绍鱼玄机家的时候就提到了临海有座山,名叫台子山(今称墩台山),却与仙境仙人岛毗邻相望。墩台山西临渤海湾,南靠营口新港,海拔133米。山上植被茂密,绿树成荫,因建于山顶的这座明代烽火台而得名,故又称台子山。
在很早之前,人们在墩台山的山下发现了一门火炮,原来以为这门炮是墩台山烽火台上的,是明代火炮,当时随着烽火台的兴建而兴建。但是,明初的火炮是像个手电筒,也叫做碗口炮。而此炮长113cm,口径5cm,耳径5cm,尾径8cm。后来据专家考证,这门火炮应是明末的“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是16世纪欧洲火炮,明朝人把葡萄牙、西班牙的商人称作“红夷”,这些商人贩运来的大炮就叫做“红夷大炮”,老百姓误称为红衣大炮,到清代,官方也干脆称作“红衣大炮”了。
话说在明朝末年,有一件“朝野欢呼,士庶空巷相庆”的大事,那就是天启六年(1626年),明与后金战争中,所获得的宁远(今辽宁兴城)大捷。
在这场战争中,袁崇焕等前线将领视死如归,指挥得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军民保家乡求生存的抗敌热忱。他们坚守着一座没有任何策应的孤城,依然挫败了努尔哈赤凶猛的进攻,创造了空前绝后的大捷,这是自“辽左发难”以来,明朝军队取得的唯一胜利,也是努尔哈赤兴兵43年以来,头一回碰上硬钉子,致使他经受不住这种打击,抑郁了,再加上被火炮伤的挺重,便饮恨身亡了。
此次保卫战中,11门西洋大炮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明军在军事技术和战术上,明显高出对手很多。这种西洋大炮于天启初年,经澳门输入中国,因其来自红发红须的荷兰人之手,故称“红夷大炮”据说,这种大炮前后共输入30门,除18门留在京师,1门试放时炸裂,其余皆调往宁远。
当时在宁远的明军,把这种西洋大炮纳入了宁远的城防体系。宁远城的建筑基本是正方形,城的四角,各有一个方形敌台。它三面伸出城外,一面与城郭连接。大炮架于台上,可以三面射击,即便敌人冲到城下,“门角两台攒对横击”,也不会出现火力死界。后金军队并不知道这些,而明军这边“凭城用大炮”的这种新战术,已经完全剥夺了他们昔日平野奔驰、疾不可当的优势,照旧蜂拥的推进,恰恰就给西洋大炮的轰击提供了集团目标,“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可见其威力之大。
明熹宗朱由校在论功行赏的同时,没有忘记对有功之器的豪奖,封西洋大炮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
明代是冷兵器向热兵器转换的一个关键时期,当时,统治者敢于实行“拿来主义”。正徳(明武宗年号)末年,广东巡检何儒从停泊于珠江口的西班牙、萄牙商船上,看到一种新式火炮,寻觅工匠积极仿制,谓之“佛朗机(当时国人称西、葡两国为佛朗机)”。隆庆(明穆宗年号)初,朝廷才开始批量生产这种先进火器。
据《练兵实纪杂集》记载,戚继光的车营装备这种佛朗机就有256门,辎重营装备达160门。辽东告急后,这种火器大量发往东北前线。明廷的官方统计资料表明,自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至天启元年(1621年),发往广宁(今辽宁北镇)的各类军火,大小铜铁佛朗机就有4090门。这种火器虽然给后金造成一定成胁,终因其机动性能差(自重千斤以上),明军也没有找到一种相应的战术。所以,佛朗机之类每每落于后金之手。特别是广宁弃守之后,大量的军火却充实了对手的武库。
正是在这种日趋被动的形势下,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发出“火器者,今之时务也”的呐喊,提出引进西洋大炮和“大炮进城,凭城击打,以合护統,以統护城”的部署原则,派人赴澳门办理采购事宜。由于他的力倡,用西洋大炮武装的明军,纠正“列兵营、大炮于城之壕外”的错误方法,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认同。
在宁远之战前,明军将领袁崇焕还对大炮的作用,缺乏足够认识,直到宁远战役结束,袁崇焕巡视锦州、大小凌河等城,感触颇多。在奏折中,他说:“辽左之坏,虽人心不固,亦缘失有形之险,无以固人心。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城用大炮一策。”袁崇焕从宁远大捷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成为了明军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守为攻、制敌取胜的基本方略。
宁远之战,对长期以来傲视中原的满洲贵族也是一副清醒剂。皇太极即位后,特别重视在战争中夺取来的明军大炮。当时,明军将这些火器列于阵前,战斗打响,首先是放火炮,杀伤冲击之敌,然后进入短兵相接的格斗。后来,金军发现了明军布阵上的弱点。他们发挥“铁骑冲锋,如风如电”的优势,以快速抵近的战术,超越明军的火炮射击线;或者利用其火炮两次点火燃放的间隙,发起冲锋。有时,明军的火炮甚至来不及发挥其作用,便成了敌人骑兵的战利品。金军夺取了明军的火炮,便开始把炮战逐步纳入自己的战术。
明崇祯四年(1631年),后金利用归顺的一批汉族工匠的智慧,铸造西洋火炮,获得成功。他们还运用了“失蜡法”,使铸炮工艺领先于明朝。由于“夷”字犯忌讳,他们新铸的红夷大炮更名为“红衣大炮”。从“红夷”到“红衣”,既说明军事技术的进步多么曲折,又说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从此,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大型火炮成了清军攻坚的利器,以炮守城的明军,越来越不敌以炮攻城的清军。而那支其势如虹的大顺农民军,由于技术的落差,在清军骑兵加炮兵的攻势面前,节节后退。李闯王退守的最后一道天险潼关,就是被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开的。
公元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当东南季风吹起的时候,郑和率领他的船队正准备着再一次远行。北京正大兴土木,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紫禁城此刻已具雏形。中央政府试图将政治中心迁移至北方。然而,来自渤海海疆地区的一封封军报却令朝廷头疼不已。
据《明实录》记载:“倭夷寇金、盖二州,劫掠沿海人民”。在其后的数年间,倭寇“来若奔狼,去若惊鸟”,无恶不作,阻断辽东海运,威胁海疆安全。
明成祖便于永乐13年(公元1416年)下令,北起梁房口(今营口),南至苇子套(今复渡河)修筑烟墩八座,守卫海疆。
其中提到的神井烟墩,正是如今鲅鱼圈墩台山烽火台最初的名字。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大概跟一口井有关。据当地的故老讲:“山顶原有一口井,打出来的水是甜水,不是咸水,水位随着海水而涨落。”
烽火台又名墩台,是我国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建筑设施之一。有“有寇来犯,昼然烟,夜举火”之说。明代,盖州卫沿渤海共修建了梁房口墩(今营口)、观象山墩(今营口市老边区二道沟)、白狼山墩(今盖州市)、半仙山墩(今营口市鲅鱼圈区望海寨)、深井子墩(今营口市鲅鱼圈区墩台山)、兔儿岛墩(今盖州市仙人岛)、归州墩(今盖州市归州镇)和苇子套墩(今瓦房店市西北复渡河)八座烽火台。
“墩台山烽火台”就是其中保存较完好的一处。它历尽了600多年的沧桑。从此,鲅鱼圈有了地标一样的建筑,而这座山,因为烟墩的修建也有了自己的名字。
作为军事预警通讯设施,深井烟墩遇有敌情,日间焚烟,夜间举火。台顶建有垛口,四周设水流,防止雨水冲刷台内夯土使台损毁。台上有守望房和燃放烟火的装备,如柴草、硫磺等,台下有居住的房屋和羊马圈等建筑。
数百年来,沧海桑田,鲅鱼圈与烽火台相看两无厌,一边是历史的回响,一边是现实的脉动。
风起时,念你 夷水 娇媚表小姐 特种兵之龙战于野 你把爱情给了谁 重生之现代修真路 古仙封魔 穿书之撩汉攻略 春色温存 真千金打脸日常[娱乐圈] 在吗,离个婚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被掉包的千金重生了 重生之名门公敌 宫媚 温饱思赢欲 风水有佳人[重生] [未穿今]超级大神 田园娘子太嚣张 情海沉浮,我还爱你
颜以初,颜家大小姐,却是因为亲母早死,遭到亲父漠视,继母嫌弃。更被所谓的姐妹诬陷她是个小三!走投无路之际,却被那个权势滔天的男人捡回了家,他虽然眼盲,却给予她无限宠爱,让她成了整个A市最幸福的...
刚刚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医生孙立恩,一心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成了挂逼。书友群959480559欢迎催更(虽然用处不大)如果您喜欢我能看见状态栏,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她是二十一世纪医学研究院副教授,医术超群,惊艳绝伦,却被狠心毒害。她是秦氏王朝京城富家的嫡女,生母早逝姨娘当家,庶妹欺辱,胆小怯懦,人皆可欺。一朝穿越,当她取代了她,便是脱胎换骨,素手翻云之际!姨娘恶毒,害她生母,还妄想毁她容颜?不过是班门弄斧,自寻死路!她为生母报仇,反手让害人者终自毁!庶妹猖狂,流言辱她,算计她?演戏谁不会?分分钟让你回炉重造!如果您喜欢神医王妃你惹不起,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年轻有为时含冤入狱。沉冤昭雪出狱时,父母已老,女儿尚小,人近中年,却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还好,我在狱中拜得扶摇子的第十七代嫡传弟子为师,又跟狱友学会了诸多本事,还觉醒了前世的记忆。原想着,开个诊所悬壶济世,或是干点别的,打死不再去混上一世已经混够了的娱乐圈。可为我默默付出的家人,全都在干群演,又全都深爱着混娱乐圈,关键他们还混不好。没办法,我只能陪他们叱诧异界娱乐圈了。PS本书非套路文,全新的尝试,应该会让您耳目一新V群626241926(2千粉丝或全订即可申请,老书的也行)如果您喜欢我真没想混娱乐圈啊,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身为杀手的我,在一场任务中,敌人没杀到,倒是自己先死了。如果您喜欢吻过千年的你,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女性,陶然表示她一点也不喜欢穿越,无他,只因古时候的生活太苦了,没有电脑空调手机不说,就连生火做饭都是难事儿。只是她没想到她最不愿意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而且还让她穿越到了最原始的如果您喜欢穿越蛮荒找个族长来种田,别忘记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