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文学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98章 晚清湘军名将李续宜 谋略与勇毅的光辉(第1页)

一、早年经历

南湘乡组织了地方团练以抵御起义军,并与曾国藩共同创立了后来着名的湘军。此时的李续宜虽仅是一名尚未通过科举考试的童生,但受兄长李续宾的影响,他也毅然决定加入这支新成立的军队,随同前往江西参与镇压太平军。

初入军营时,李续宜被授予最低级别的官职——从九品,这表明他在最初阶段并未受到特别重视。然而,凭借过人的勇气和智慧,加上战场上出色的表现,李续宜很快便脱颖而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就因战功卓着而接连晋升,直至达到正五品同知的位置,并且获得了皇帝赐予的花翎作为表彰,这是对官员忠诚与能力的高度认可。

1856年对于李续宜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在攻打武昌的过程中,他的恩师兼早期领导者罗泽南不幸阵亡。这一事件不仅让整个湘军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同时也为李续宾接掌指挥权提供了机会。随着兄长地位的确立,李续宜得以继续跟随其左右,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战役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

特别是在克复武昌的战斗中,李续宜表现得尤为突出。此次胜利不仅极大地打击了太平军士气,也为清廷收复失地做出了巨大贡献。鉴于他在该次行动中的优异表现,湖北巡抚胡林翼特意向朝廷推荐了李续宜,使后者得以升任候选知府一职。此后不久,李续宜再次跟随兄长李续宾转战至江西,参与围攻九江的战略部署。

二、转战三省

咸丰七年(1857年),太平天国的陈玉成为了阻止湘军东进,率部自安徽北部攻入湖北东部。面对这一威胁,时任湖北巡抚的胡林翼亲自前往黄州督师,并调遣李续宜率领部队回援。在这一系列战役中,李续宜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他指挥部队在坝崎山、马家河、火石港以及郴柳湾等地连续击败太平军,随后推进至蕲水,并在月山击溃了前来支援的太平军援军,迫使陈玉成不得不撤退到安徽境内。此役中,李续宜共攻克太平军营垒一百余座,因功被晋升为候选道员,并获赐“伊勒达巴图鲁”勇号。

这次胜利标志着李续宜正式从兄长李续宾的阴影下走出,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威名。此前,由于李续宾的光芒过于耀眼,李续宜尽管战绩辉煌,却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但鄂东之战后,他的名字开始广为人知,成为了湘军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

紧接着,李续宜返回江西战场,与湘军水师合作,夺回了九江周边的重要据点梅家洲和湖口。随着这些关键位置的收复,九江城彻底陷入了湘军的包围之中。为了打破这种不利局面,太平军多次试图突破湖口防线,但均被李续宜所部成功阻击。特别是在一次重要的反击行动中,李续宜不仅击退了敌人的进攻,还追击到了磨盘山,并设下伏兵大败太平军泰坪关援军,使得九江最终于1858年四月被湘军完全占领。

同年,当陈玉成再次尝试从安徽入侵湖北时,李续宜迅速响应,率领部队驰援黄安。在兄长李续宾的支持下,他们共同击退了太平军,并乘胜追击至麻城。此次胜利迫使陈玉成再度撤回安徽。然而好景不长,在接下来的一次重大战役——三河之战中,李续宾不幸战死沙场,这对湘军来说是一次沉重打击。此时,留守湖北的李续宜承担起了重组军队的任务。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士气,包括允许思乡心切的士兵回家,同时保留愿意继续服役的人员,并对部队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整顿。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支曾一度陷入混乱的队伍终于恢复了战斗力。

1859年初,李续宜被正式任命为荆宜施道道员。在此期间,他加强了部队训练,准备发起新的攻势对抗太平军。然而,正当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有利于清廷的方向发展时,石达开突然率领一支强大的太平军部队进入湖南,包围了宝庆府。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湖南巡抚骆秉章紧急召唤刘长佑、萧启江及田兴恕等将领回防;与此同时,湖广总督官文和湖北巡抚胡林翼也命令李续宜率部前往救援,并授予他统一指挥各路援军的权力。李续宜迅速响应号召,带领部队渡过资江抵达宝庆城外,与城内守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通过几次激烈的战斗,他们成功地解除了宝庆之围,迫使石达开撤离湖南,转而向广西方向移动。由于在这次危机处理中的出色表现,李续宜被加授布政使衔。

就在同一年,曾国藩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战略计划:分四路进军安徽,旨在彻底消灭太平天国政权。根据该计划,第一路由曾国藩亲自率领,目标是安庆;第二路由多隆阿和鲍超指挥,负责攻打桐城;第三路由胡林翼领导,针对舒城;而第四路则由李续宜担任主将,任务是从商城和固始出发,直指庐州。遗憾的是,这项宏大的作战方案最终未能付诸实施。

三、擢任疆臣

咸丰十年(1860年),李续宜率领部队进入安徽,正值曾国藩重新调整战略部署的关键时刻。根据新的计划,曾国荃被指派为主攻安庆的主力,而多隆阿则负责攻打桐城。李续宜的任务是在安庆与桐城之间驻扎,作为“游击应援”之师,以灵活支援前线两路大军。此时,李续宜还被正式任命为安徽按察使,进一步提升了他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不久之后,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试图从舒城出发救援安庆,但在行军途中遭遇了李续宜和多隆阿的联合夹击。双方在桐城西南的挂车河一带展开了激战,最终陈玉成部被迫撤退至庐江。在这次战役中,李续宜展现了出色的指挥能力,不仅成功阻止了敌人的增援行动,还接连攻克了棠梨山、尊上庵、香铺街、望鹤墩等处的太平军营垒,并追击敌人长达二十余里。这一系列胜利使得李续宜获得了朝廷赐予的二品顶戴,象征着对其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

到了咸丰十一年(1861年),清廷决定提升李续宜的地位,任命他为安徽巡抚。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陈玉成再次发起了对武昌的进攻,迅速占领了黄州、德安等地。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李续宜认为湖北的安全对于整个湘军体系至关重要,因此毅然决定率部回援,暂时搁置了就任安徽巡抚的事宜。在他的领导下,湘军与彭玉麟指挥的水师紧密配合,在孝感等地发起夜袭,通过火攻夺回了失地;随后又采用地道战术攻克了德安府城,并相继收复了武昌、通城、咸宁、蒲圻等多个县份,有效遏制了太平军向北推进的步伐。

同年,长期支持并提拔李续宜的胡林翼因病重去世。在临终前,胡林翼特别推荐李续宜接替自己担任湖北巡抚一职。基于胡林翼的信任以及李续宜此前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战绩,朝廷很快便批准了这一提议,并正式授予其巡抚职位。在此期间,由于湘军成功收复安庆,李续宜还得到了赏穿黄马褂的殊荣。此后,他继续活跃于皖鄂两省交界地带,尤其是在黄州地区督办军务,连续击败了盘踞在光化、谷城、均州、枣阳、襄阳等地的捻军势力,进一步巩固了清朝政府在该区域的统治基础。

同治元年(1862年),随着局势的发展变化,李续宜再次被调往安徽任职巡抚。抵达后不久,他就迅速采取行动,派遣成大吉和萧庆衍两支部队前往颍州解围,成功击溃了由张洛行领导的捻军武装。紧接着,他又命令蒋凝学带领另一支队伍收复霍丘,显示出了强有力的执行力和高效的组织调度能力。与此同时,鉴于当时安徽及周边省份面临的复杂局面——既有捻军四处作乱,又有如苗沛霖这样的地方团练首领反复无常,清廷决定委任胜保为钦差大臣,专门负责统筹协调安徽、河南两地的剿匪工作,并指定李续宜和河南巡抚郑元善协助处理相关事宜。

然而,胜保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表现得颇为消极,甚至有意纵容苗沛霖的行为,企图以此来增强个人权势。对此,李续宜坚决反对,并在接到清廷关于如何妥善处置苗沛霖问题的询问时明确表达了主张进剿的意见。他认为应当宽待那些愿意归顺的苗沛霖部下,使其为己所用,从而孤立核心反叛分子,最终达到彻底解决隐患的目的。这一策略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支持,因此决定将胜保调离原岗位,转而全权委托李续宜负责淮北地区的剿捻事务,并要求他对苗沛霖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应对。

最终,在李续宜的不懈努力下,安徽境内的治安状况逐渐好转,各地反抗力量也受到了有效压制。为了表彰他在稳定局势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清廷再次赋予他钦差大臣的身份,全面负责安徽全省的军事管理。

四、壮年早逝

李续宜在同治元年(1862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督办安徽全省军务。然而,就在他准备大展拳脚之际,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断了他的计划——他的母亲病逝了。按照传统礼制,官员在父母去世时需要辞官回乡守孝三年,以示孝道。面对这一情况,李续宜立即上表请求返回湖南老家处理丧事。

但是,清廷考虑到当时安徽地区的军事形势非常紧张,尤其是捻军和苗沛霖等地方势力的威胁依然存在,因此决定“破格夺情”,即允许李续宜在军营中穿孝服百日,并继续以署理安徽巡抚的身份履行职责。这种做法虽然符合当时朝廷对于关键职位不可空缺的需求,但显然与传统的孝道观念相悖。对此,李续宜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他连续上书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坚称应当遵循古制回家尽孝。最终,在反复交涉之后,清廷不得不作出妥协,准许李续宜休假百日回籍治丧,但同时强调要尽快完成丧葬事宜并重返岗位。

尽管如此,当李续宜回到湘乡老家后不久便旧疾复发,出现了严重的咳血症状。这使得他无法按期返回安徽任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健康状况愈发恶化,以至于彻底丧失了复出的可能性。在此期间,李续宜多次向朝廷报告自己的病情,并请求免除职务以便专心养病。经过慎重考虑,清廷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解除了其安徽巡抚的实际职务。

不幸的是,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正当清廷再次试图调动李续宜参与平定苗沛霖叛乱之时,他却因病情加重而无法成行。同年十月,李续宜在家乡病逝,享年仅四十一岁。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屡建奇功的将领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为了表彰李续宜对国家和社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清廷按照总督级别为其举办了隆重的丧礼,并追赠谥号“勇毅”。此外,还在长沙、武昌、安庆、宝庆等地建立了专门的祠堂来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领袖。

结语

综上所述,李续宜不仅是晚清时期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也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兼具武艺与智谋的人物之一。无论是面对内乱还是外部威胁,他都能够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九天之后:魅惑众夫君  快穿:我把深情男二撩疯了  跟残疾大佬闪婚后,全员火葬场了[穿书]  小植物人靠泄露心声逆天改命了  糟糕,总有案子跟着我  乖哄  营业期影后真香了GL  (海贼王同人)与皇副超赞恋爱体验中+番外  第七根肋骨+番外  南太太马甲A爆了  军妆  今天也靠抽卡活命[穿书]  开局举报系统,我超脱了  仙祖养的蛋又碎啦  港综:退役后我去投奔爷爷  【HP】伏地魔闺女的碰瓷日常+番外  快穿:穿成炮灰后被反派觊觎了  春山颠倒  夫子家的卖鱼夫郎  天剑江湖啸  

热门小说推荐
大秦守陵人

大秦守陵人

樗里寻因为一把剑,我就把自己卖了?嬴政我这是赔了一把剑和一个女儿?如果您喜欢大秦守陵人,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至道学宫

至道学宫

道裂为百,儒教救之,谶纬祸世。道与世两相丧,圣人不仅不能平天下,连存身都难,于是隐居帝乡,不再现世。这时,一座神秘的学宫降世,一个普通的少年崛起,携惊世道法,重振道门,教化天下众生,但愿人人如龙。如果您喜欢至道学宫,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锦鲤她一心只想做咸鱼

锦鲤她一心只想做咸鱼

快穿1v1身为一只鱼妖,她是有尊严的!池鲤曾经奋斗好强,只为成为最厉害的鱼妖,保护家人,可后来发现自己不管再努力也没什么攻击力,那好吧,不如乖乖做条咸鱼。一心只想当一条咸鱼,可偏偏是条锦鲤,天降好运。某天,某条锦鲤点了个外卖。池鲤这饼真是硌牙,差评!居然有小石子。系统卧槽!那是金子。池鲤真是廉价的金子呢。某夜,某条锦鲤去小卖部买辣条,拐弯儿走进小巷子抄近路回家。池鲤看着躺在角落里浑身是血的少年。某条锦鲤迟缓地蹲下,伸出白嫩的小手,一巴掌呼在少年的脸上,逃杀犯?系统那他妈是我反派爸爸!某条锦鲤一脸平静地将辣条包咬开,对着少年晃了几下要吃吗?他从出生起便被称为灾星,倒霉鬼,可偏偏在某天遇见了他的光如果您喜欢锦鲤她一心只想做咸鱼,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贵妃的现代生活

贵妃的现代生活

她曾经经历九死一生助他踏上了帝位,她曾经贵为贵妃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扳倒了他的皇后,她一直以为她就是他的最爱。然而,在她苦尽甘来就要被册封为皇后的前一晚,她却被他悄无声息地毒杀看重生到现代的她又遇见了他后,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本文女主不会拘泥于宫斗或是宅斗,她会用与生俱来的本事放眼天下走上顶峰,这里将会是一个...

群星归位,开局签到死灵之书

群星归位,开局签到死灵之书

当繁星归位之时,拉莱耶将从海底升起密大图书馆里,看着入侵学校的外神子嗣,布鲁斯挥手放出了他养的猎犬。发现死灵之书译本,获得完整死灵之书!发现仙砂返魂箓,获得玄君七章!坐镇密大图书馆,迎接群星归位之时的到来!如果您喜欢群星归位,开局签到死灵之书,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穿越后我成了陛下的掌中宝

穿越后我成了陛下的掌中宝

穿越后,洛千汐只想当条低调的咸鱼,日常说说书,吊吊听众的胃口,足矣。然而某天,她发现自己莫名成了举国团宠。王孙贵族权臣世家纷纷找上门来,送礼的送礼,约饭的约饭,各种讨好她。有人想听霸王书?军机大臣眼一瞪,抓了。有人敢挑刺书不好?太傅眉一拧,毫无欣赏水平,功名夺了。洛千汐轻轻咳嗽一声,老太后立马派了御医过来替她诊脉。洛千汐悔啊,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吊皇帝陛下的胃口。可面前这个一脸宠溺笑容,总是喜欢对她动手动脚的家伙,当真是皇帝大人?不是说皇帝陛下清冷孤傲,不近女色,不苟言笑吗?传说果然都是骗人的。面对制度森严的皇宫,洛千汐是拒绝的。皇帝陛下大袖一挥,改。行走坐立皆有法度?洛千汐可在宫中自由奔跑。宫闱重地旁人不得靠近?洛千汐可自由出入。皇帝需要设置三宫六院?什么陈规陋习,废之,朕独娶皇后一人。这一世,他把她宠成了掌心里的宝。唯有一事,皇帝陛下与洛千汐较上了劲。洛千汐独生子女大法好。皇帝陛下多子多福才是真。如果您喜欢穿越后我成了陛下的掌中宝,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