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求学时期
雍正八年八月十八日(1730年9月29日),毕沅出生于江苏省镇洋县(今江苏太仓)。毕氏家族原籍安徽休宁,后因避乱迁徙至苏州昆山,再迁至太仓州。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化,毕家所在的区域最终被设立为镇洋县,毕家因此落户于此。
毕沅的童年并不顺利。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庭的重担落在了母亲张藻身上。张藻不仅是一个贤妻良母,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决心让儿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张藻精通《毛诗》《离骚》等古典文学作品,并亲自教授毕沅。毕沅天资聪颖,对这些经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常常能够过目不忘,很快就能熟练背诵下来。
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毕沅不仅掌握了大量的文学知识,还逐渐培养起了对声韵学的兴趣。十岁时,他已经能够理解和运用声韵规则,这对于当时的儿童来说是非常罕见的。到了十二岁,毕沅开始学习科举考试所需的制义文章写作,这标志着他正式踏上了科举之路。十五岁时,他已经能够独立创作诗歌,显示出非凡的文学才华。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识,毕沅在稍长一些后前往苏州灵岩山求学。在那里,他有幸成为了当时着名学者沈德潜和惠栋的学生。沈德潜和惠栋都是乾嘉时期着名的汉学家,他们的治学方法严谨而系统。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毕沅不仅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进行系统的学术研究。沈德潜擅长经学,惠栋则精于训诂学,两位老师的不同风格极大地丰富了毕沅的知识体系。
二、一举夺魁
乾隆十八年(1753年),毕沅在顺天府乡试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举人。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他在科举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他后续的仕途奠定了基础。成为举人意味着毕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同时也证明了他的学问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在成为举人之后,毕沅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努力提升自己。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他凭借举人的身份被任命为内阁中书,这是一个重要的职位,主要职责包括撰拟和结写诏令。在这个岗位上,毕沅展示了他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不久之后,他更是进入了清朝的核心决策机构——军机处,担任军机章京。军机章京被誉为“小军机”,负责撰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等重要工作。这一职位对于毕沅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国家最高层面的决策过程。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毕沅迎来了他科举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这一年三月,他参加了会试,凭借深厚的学识和优秀的表现,顺利通过了会试的考验。紧接着,在四月举行的殿试中,毕沅再次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殿试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最终考验,毕沅在殿试中的表现赢得了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五月,乾隆帝亲自宣布毕沅为一甲第一名,即状元及第。这一刻,毕沅多年来的努力和坚持得到了最辉煌的回报,他也因此成为了当时社会瞩目的焦点。
成为状元后,毕沅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翰林院是清朝最为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文人学者。在这个职位上,毕沅不仅能够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还能参与国家的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这一阶段的经历,不仅提升了毕沅的个人威望,也为他日后的仕途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乾隆三十年(1765年),毕沅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新的高峰,他升任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这一职位意味着毕沅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他开始承担更多的教学和研究任务。次年,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他又被提拔为左庶子
三、治理陕甘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毕沅因其卓越的才能受到了乾隆帝的高度认可,特旨补授甘肃巩秦阶道。这一任命表明乾隆帝认为毕沅具有处理复杂政务的能力,远超一般文臣所能达到的水平。在这一职位上,毕沅曾陪同总督明山出关勘察屯田情况,展现了他在农业管理方面的才能。不久后,他被调任为安肃道道员,继续在地方行政方面发挥作用。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二月,毕沅被任命为陕西按察使。次年,乾隆帝出巡期间,毕沅得以觐见,并向皇帝汇报了甘肃遭受严重干旱的情况。乾隆帝对此高度重视,下令进行赈济,并减免了约400万两的速欠田赋,以帮助受灾民众渡过难关。这一举措体现了毕沅在灾害应对方面的敏锐性和责任心。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毕沅升任陕西布政使,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地方治理中的地位。两年后,即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他被擢升为陕西巡抚。在这一时期,黄河、洛水、渭河相继泛滥成灾,毕沅果断决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此外,他还积极组织民众开垦荒地,达80余顷,并疏通渠道灌溉农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毕沅不仅关注民生,还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在陕西任职期间,特别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如缮修华岳庙等名胜古迹,并将征集的碑刻储藏于学宫之中,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还设立了姬氏《五经》博士,负责祭祀文、武、成、康四王及周公墓,彰显了他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毕沅因政绩突出而被赐予花翎,这是对他工作的肯定。然而,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由于处理高朴在叶尔羌私采玉石事件上的疏忽,毕沅受到了乾隆帝的严厉批评。此次事件虽未对毕沅的仕途造成严重影响,但也提醒他在处理政务时需更加谨慎。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毕沅因母亲张藻去世而离职守丧。次年,陕西巡抚职位出现空缺,乾隆帝考虑到毕沅在西安任职已久,且守丧已近一年,特命其署理陕西巡抚。这一任命打破了常规,显示了乾隆帝对毕沅的信任。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河州发生内乱,毕沅会同西安将军伍弥泰、提督马彪等人率兵前往平叛。事态平息后,乾隆帝赏赐毕沅一品顶戴。然而,同年,由于甘肃一些州县谎报灾情,毕沅未能及时上报,导致冒领赈济的问题暴露。毕沅为此请求罚款5万两白银以弥补损失,但仍遭御史钱沣弹劾。最终,乾隆帝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褫夺了毕沅的一品顶戴,并将其降为三品。
尽管经历了短暂的挫折,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毕沅的顶戴得以恢复为一品,并在守丧期满后正式担任陕西巡抚。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面对甘肃再次发生的内乱,毕沅果断派遣军队进行镇压,再次展现出其在处理紧急事件方面的果敢与高效,赢得了乾隆帝的高度赞扬。
四、历抚豫荆
乾隆五十年(1785年)二月,毕沅被调任为河南巡抚。此时,黄河北岸地区连年干旱,粮食欠收导致租税难以征收,地方仓廪空虚。毕沅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随即上书朝廷,请求截留漕粮二十万石作为应急储备,并严禁私自囤积粮米,以稳定粮价。此外,他还提出疏通贾鲁河、惠济河,以改善漕运条件,确保粮食运输畅通。毕沅的这些奏请均得到了乾隆帝的批准和支持。
同年,毕沅还奉诏调查淮水的发源地。经过细致的勘查,他确认淮水源自桐柏山,并将这一发现报告给了乾隆帝。乾隆帝对此非常满意,特地御笔书写《淮源记》赐予毕沅,以表彰其在地理考察方面的贡献。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六月,毕沅因政绩突出而被赏赐黄马褂,并擢升为湖广总督。然而,由于伊阳县(今河南汝阳)发生了秦国栋等人杀害官员的案件,且案件迟迟未破,乾隆帝对此十分不满,下达旨意责斥毕沅,并将其调回陕西巡抚的职位。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长江在荆江决口,导致严重的洪涝灾害。乾隆帝再次任命毕沅为湖广总督,期望他能有效应对这次危机。毕沅到任后,立即上疏分析了长江水患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方案,包括筑建对岸杨林洲土坎、鸡嘴石坝等措施,以迫使水流向南,减少壅塞。同时,他还建议修筑襄阳等地的堤坝,开凿四川和湖北一带的长江险滩,以便于云南钢铁的漕运。
在这段时间里,毕沅还邀请了着名学者章学诚加入其幕府,并提供私人藏书供其使用,支持章学诚编纂地方志。在毕沅的支持下,章学诚完成了《麻城通志》《湖北通志》《史籍考》等一系列重要文献。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毕沅为庆祝乾隆帝宠臣和珅的四十岁生日,赋诗十首相赠,显示了他在官场上的交际能力和对权贵的尊重。
然而,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陕西安康、四川大宁(今重庆巫溪)发生叛乱,传言与湖北有关。毕沅因此被贬为山东巡抚。不过,仅一年之后,乾隆六十年(1795年),他再次被任命为湖广总督。这一次,他面临的是湖南苗人石三保的起义。毕沅被派往常德、荆州督办粮饷,并因出色完成任务而被赏戴花翎。
嘉庆元年(1796年),枝江(今属湖北)人聂杰人等人发动叛乱,攻破保康、来凤、竹山等地,并围攻襄阳。毕沅从辰州(今湖南沅陵)赶赴枝江进行镇压。虽然嘉庆帝一度下诏罢免毕沅的职务,但当他迅速攻克当阳时,嘉庆帝又恢复了他的职位,并授予他二等轻车都尉世职。毕沅在镇压叛乱过程中,成功捕获了石三保、吴半生、吴八月等人,但主要头目石柳邓仍然在逃。毕沅请求撤回部分军队,仅留下必要的兵力防守要隘,但未获批准。不久后,石柳邓被捕,嘉庆帝命令毕沅赴湖南镇抚。在此期间,毕沅还提出了修筑樊城城墙的计划,以工代赈,进一步巩固地方治安。
五、生前生后
嘉庆二年(1797年)六月,毕沅因长期劳累,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出现了手足麻木的症状。嘉庆帝得知这一消息后,特赐“活络丸”药物以示关怀。然而,药物并未能挽留住毕沅的生命。七月三日(1797年8月24日),毕沅在湖南辰州的当阳旅馆中不幸病逝,享年六十七岁。毕沅的遗体最终被安葬于灵岩山的东北麓,这是他生前颇为喜爱的一片土地。
嘉庆帝得知毕沅去世的消息后,下诏追赠他为太子太保,以表彰其一生的政绩与贡献。然而,嘉庆帝同时也指出,毕沅在湖广总督任内存在诸多失察之处,因此未给予谥号。八月,嘉庆帝又撤销了对毕沅的追赠,取消了太子太保的称号。这一系列的变故反映了朝廷对毕沅生前工作的复杂评价。
毕沅去世后,被安葬于苏州吴县木渎灵岩山麓的上沙村。然而,他的身后事并未因此结束。嘉庆四年(1799年),太上皇乾隆帝去世,嘉庆帝开始全面查办和珅。和珅因贪污腐败被抄家,并被赐死。由于毕沅与和珅之间有过较多交往,嘉庆帝决定追究毕沅在湖广总督任期内对“教匪”的失察责任。
嘉庆帝下令彻查毕沅的相关事宜,并最终认定他在处理白莲教起义等问题上存在失职行为。嘉庆帝因此下令,不仅不准毕沅的子孙承袭其世职,还革去了长孙承袭的世职及次子承袭的荫生资格。此外,毕沅的家产也被籍没。
【HP】伏地魔闺女的碰瓷日常+番外 港综:退役后我去投奔爷爷 (海贼王同人)与皇副超赞恋爱体验中+番外 营业期影后真香了GL 快穿:穿成炮灰后被反派觊觎了 九天之后:魅惑众夫君 跟残疾大佬闪婚后,全员火葬场了[穿书] 今天也靠抽卡活命[穿书] 快穿:我把深情男二撩疯了 糟糕,总有案子跟着我 南太太马甲A爆了 第七根肋骨+番外 乖哄 小植物人靠泄露心声逆天改命了 天剑江湖啸 春山颠倒 开局举报系统,我超脱了 夫子家的卖鱼夫郎 仙祖养的蛋又碎啦 军妆
樗里寻因为一把剑,我就把自己卖了?嬴政我这是赔了一把剑和一个女儿?如果您喜欢大秦守陵人,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道裂为百,儒教救之,谶纬祸世。道与世两相丧,圣人不仅不能平天下,连存身都难,于是隐居帝乡,不再现世。这时,一座神秘的学宫降世,一个普通的少年崛起,携惊世道法,重振道门,教化天下众生,但愿人人如龙。如果您喜欢至道学宫,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快穿1v1身为一只鱼妖,她是有尊严的!池鲤曾经奋斗好强,只为成为最厉害的鱼妖,保护家人,可后来发现自己不管再努力也没什么攻击力,那好吧,不如乖乖做条咸鱼。一心只想当一条咸鱼,可偏偏是条锦鲤,天降好运。某天,某条锦鲤点了个外卖。池鲤这饼真是硌牙,差评!居然有小石子。系统卧槽!那是金子。池鲤真是廉价的金子呢。某夜,某条锦鲤去小卖部买辣条,拐弯儿走进小巷子抄近路回家。池鲤看着躺在角落里浑身是血的少年。某条锦鲤迟缓地蹲下,伸出白嫩的小手,一巴掌呼在少年的脸上,逃杀犯?系统那他妈是我反派爸爸!某条锦鲤一脸平静地将辣条包咬开,对着少年晃了几下要吃吗?他从出生起便被称为灾星,倒霉鬼,可偏偏在某天遇见了他的光如果您喜欢锦鲤她一心只想做咸鱼,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她曾经经历九死一生助他踏上了帝位,她曾经贵为贵妃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扳倒了他的皇后,她一直以为她就是他的最爱。然而,在她苦尽甘来就要被册封为皇后的前一晚,她却被他悄无声息地毒杀看重生到现代的她又遇见了他后,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本文女主不会拘泥于宫斗或是宅斗,她会用与生俱来的本事放眼天下走上顶峰,这里将会是一个...
当繁星归位之时,拉莱耶将从海底升起密大图书馆里,看着入侵学校的外神子嗣,布鲁斯挥手放出了他养的猎犬。发现死灵之书译本,获得完整死灵之书!发现仙砂返魂箓,获得玄君七章!坐镇密大图书馆,迎接群星归位之时的到来!如果您喜欢群星归位,开局签到死灵之书,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穿越后,洛千汐只想当条低调的咸鱼,日常说说书,吊吊听众的胃口,足矣。然而某天,她发现自己莫名成了举国团宠。王孙贵族权臣世家纷纷找上门来,送礼的送礼,约饭的约饭,各种讨好她。有人想听霸王书?军机大臣眼一瞪,抓了。有人敢挑刺书不好?太傅眉一拧,毫无欣赏水平,功名夺了。洛千汐轻轻咳嗽一声,老太后立马派了御医过来替她诊脉。洛千汐悔啊,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吊皇帝陛下的胃口。可面前这个一脸宠溺笑容,总是喜欢对她动手动脚的家伙,当真是皇帝大人?不是说皇帝陛下清冷孤傲,不近女色,不苟言笑吗?传说果然都是骗人的。面对制度森严的皇宫,洛千汐是拒绝的。皇帝陛下大袖一挥,改。行走坐立皆有法度?洛千汐可在宫中自由奔跑。宫闱重地旁人不得靠近?洛千汐可自由出入。皇帝需要设置三宫六院?什么陈规陋习,废之,朕独娶皇后一人。这一世,他把她宠成了掌心里的宝。唯有一事,皇帝陛下与洛千汐较上了劲。洛千汐独生子女大法好。皇帝陛下多子多福才是真。如果您喜欢穿越后我成了陛下的掌中宝,别忘记分享给朋友...